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都江堰市文化馆 >> 文艺创作 >> 理论研究>> 正文
青城洞经古乐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新机制
文章来源:djywhg  发布时间:2014-12-09  点击数:7577次    
分享到:

 

青城洞经古乐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新机制

黄 莉

(都江堰市文化馆,四川 都江堰,611830

  要:青城洞经古乐,作为纳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浓郁的道家文化气息和独特的地方特色。在后申遗时代,青城洞经古乐的保护和传承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的机制来加以应对,包括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机制,专业人才扩充与理论研究机制,传承人的保护与后继者培养机制,以及地方政府主导与民间力量广泛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洞经古乐;困境;保护;传承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和加强,各地纷纷涌现“非遗热潮”,众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相继列入国家或各级地方保护名录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然而,在各地诸多项目申遗成功之后,部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缺乏有效的后续保护策略和措施,仍旧面临萎缩甚至消亡的境遇。本文以都江堰青城洞经古乐为例,指出它在“后申遗时代”生存和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探索了解决困境的有效机制和对策,同时以期对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一、“青城洞经古乐”的保护发展梗概

青城山、都江堰一带,有得天独厚的隽山秀水,又受道教和水文化的长期润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此地孕育的青城洞经古乐,如似奇葩,弥足珍贵。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青城洞经古乐不断吸收道教佛教音乐(元素)、宫庭音乐及民间其它音乐元素,至今有一千多年的传承演化历史。清咸丰年间,因洞经音乐的传播很受欢迎,在都江堰民间逐渐发展成洞经坛会(乐坛组织)。辛亥革命后,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青城洞经古乐的坛会改成慈善会或堂会,继续在民间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因历史原因,洞经堂会消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视,青城洞经古乐以“礼乐部”的形式又得以重生并在民间活跃起来。2002年,青城洞经古乐以“礼乐部”为主体,成立了演奏青城洞经古乐的“大道演艺团”,并将青城洞经古乐由民间搬上了文艺舞台。2005年,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都江堰市文化馆便率先在这一年开展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挖掘、整理工作,在此次基本涵盖了都江堰境内现存的约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成果中,青城洞经古乐被列入重点普查和保护对象。2006年基于对青城洞经古乐的传承保护,都江堰市文化馆在“大道演艺团”基础上,重新组建了“青城洞经古乐团”,并由文化馆主持和成立包括民俗、音乐等专家在内的工作小组,相继收集、整理近80余首可供演奏唱诵的曲目,先期甄选20余首完成音乐专辑录制,编辑出版青城洞经古乐专著一本,并完成青城洞经古乐专题音乐纪录片一部。2007年,青城洞经古乐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以宋克文、梁志贤为代表的传承人也被正式列入省级传承人保护名录。2009年青城洞经古乐应邀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展演,引起广泛关注。应该说,对青城洞经古乐的保护工作,基础是扎实的,初步成效也较显著。

    二、“青城洞经古乐”的生存现状及保护面临的困境

青城洞经古乐作为与道教渊源深厚的民族民间古典音乐,它不仅历史悠远,而且内涵丰富,深刻地体现了都江堰青城山一带的民间信仰和民俗特色,“其曲调优美、清新、舒展、飘逸,民间誉为‘人间仙乐’”[1]。然而这种“人间仙乐”在现代化的浪潮下,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生存和发展困境。

    1、青城洞经古乐在本地影响日渐缩小,受众越来越少

青城洞经古乐,于上世纪广泛盛行于都江堰、青城山一代的乡间民里,虽文革期间一度消匿,但文革后又重新活跃在民间至今。青城洞经古乐由于其传承较为繁琐复杂,传习需一对一的口授心传,所遵循的规矩、要求相对较多,且过程较为冗长、缓慢,加之所使器乐较为传统、陈旧,如果缺乏相应的音乐基础,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要掌握这门古乐绝非轻而易举。相反,在当今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更愿意学习和接触快餐式的流行音乐。毕竟现代音乐的演奏方式、说唱方式更容易让人们亲近,尤其是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及网络的普及使之传播更为便利,覆盖的范围更广,影响的人群远远超过传统音乐。相比之下,青城洞经古乐作为自成一体的地方传统民间音乐形式,无论从演奏使用的古筝、二星、阮、琵琶、扬琴等传统乐器所呈现的传统曲风效果,还是从其唱词、唱腔颇具宗教色彩而显枯燥的内容来看,都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兴趣。虽然青城洞经古乐在乡间仍有部分中老年喜爱者,但在当下缺乏大众吸引力,年轻人对其几乎是无所“问津”,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青城洞经古乐在民间依旧呈现没落之势。

2、青城洞经古乐团“一枝独秀”,古乐的保护与传承前景堪忧

2002年成立大道演艺团到如今的青城洞经古乐团,一直是青城洞经古乐的发扬者,也是目前都江堰、青城山一代唯一能完整演奏古乐的民间乐团。从该团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青城洞经古乐的传承与保护令人忧心。目前该乐团共有成员三十余人,成员年龄全部在四十岁以上,且都为爱好音乐的退休人员和本地农民,其中不乏近八十岁高龄的老者,“老龄化”比较严重,曾招纳的为数极少的青年学徒中有人因生计和工作等问题学到中途便自动离开,能坚持下来的几个年轻人也多是传承人的亲属或子女,且学徒整体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都偏底,传承活动进展缓慢。演奏一场完整的青城洞经古乐,不仅需要十几人以上来协同配合,而且专业乐器及相应的演出道具的配备也不可或缺。长期以来,也正是靠着这样一支老弱的队伍奔波于都江堰乡间和各种表演场合,续奏着这支古老乐曲。然而,由于乐团成员的业余性、老龄化,商业演出少、收入低,加之音乐器材的维护更新、道具添置、交通往来等等所需经费的支出,种种生存困境使该团队处于艰难维系的局面,更何逞乐团中传承人对学徒的教育和培训。在这样的窘境下,青城洞经古乐的传承和发展形势不能不令人担忧。

3、对青城洞经古乐缺乏后续有效的保护措施,主管部门和保护单位举措乏力

对于青城洞经古乐的保护,前期卓有成效,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但前期的成果并不能替代后续的保护,青城洞经古乐的保护传承工作不能以它成功进入某种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就此完结。就目前的事实现状来看,对青城洞经古乐的保护已经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尴尬境地。

首先,本地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对青城洞经古乐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基本保障经费的投入。例如青城洞经古乐现存80余首曲目的系统整理、录制和编档、青城洞经古乐团的运营维系、传承人对徒弟的传习活动、宣传力度上等,都因缺少必要的资金而无法有效开展。

其次,在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上,当地盲目追求“效益”、“ 商业品牌”,片面强调“产业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能产生的短期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作为判断是否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或是否加大保护扶持力度的最终依据,而轻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也忽略了即便同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项目从传承内容到表现形式、技艺手法上都各有差异,其保护利用方式也应区别对待。基于此,无论是青城洞经古乐团还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团队,都不能一味地追求纯粹的“效益价值”而自我放松;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在如何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不能过度地依赖“产业化”、“市场化”的策略,在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和办法上,也不能一刀切,甚至是搞单打一,只抓重点(国家级)名目而不及其余,从而锐减或忽略非重点项目(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必要的保护投入和经费支出。

再次,目前对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言,主管部门和保护单位均缺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少有的相关基层工作人员也缺少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因此,包括青城洞经古乐在内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也是制约后申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总之,从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观念与决策、人才队伍和经费投入来看,都从多方面制约着青城洞经古乐的后续保护工作。

    三、青城洞经古乐应对困境的工作新机制探讨

    1、完善保存,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理,健全起完备的信息档案体系与机制 

    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都离不开相应的文档资料,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信息化时代继续保存和传承下去的必要条件,对于青城洞经古乐这种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更是不可或缺。关于青城洞经古乐的档案整理,在此之前的普查过程中,虽然已收集不少有关的珍贵资料,但这些的资料内容众多、庞杂,当时并没有进行详细归类整理;同时,都江堰、青城山一带民间还存有部分资料,包括目前仍健在的老传人,他们手上还掌握了一定的原始资料和原汁原味的洞经古乐技艺,这也是我们亟待发掘、抢救的对象和内容。通过对原普查中未深入的部分进行再次抢救性搜集、采录、拍摄和整理,充分利用现有青城洞经古乐相关文献、演奏技艺、唱词唱腔挖掘和梳理的基础上做好余下几十首曲目的录制工作,使其能与现有的20首成熟曲目整合成一套青城洞经古乐的完整专辑。严峻的事实证明,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

2建立专业人才扩充与理论研究机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凸显其当代价值

对青城洞经古乐的保护,需要加大理论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现阶段表演和简单的推广层面。青城洞经古乐作为盛行在都江堰青城山一带的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底蕴,与道家文化有着不解的渊源。这种独特的民间音乐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除此之外,青城洞经古乐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洞经古乐之间存在哪些特定的继承演化关系?它们对各自归属的地域文化系统有哪些影响?在世代人民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处于当下科技和互联网迅猛发达的时代,流行音乐多元盛行,我们又去如何保留和体现这种民间古老音乐的当代价值?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探究。

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音乐学、文化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去完成,这就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的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具有很高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倘若单凭政府非专业的行政处置,辄必有悖文化规律;执行力愈大,负作用反而愈大。”[2]因此,聘请或引进一批相关领域的兼职或专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从专业理论的高度对青城洞经古乐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进行深入论证和研究,促成多样的研究成果,从而为实现申遗后的青城洞经古乐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3、建立完善的传承人保护与后继者培养机制,确保青城洞经古乐后继有人

“世代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本质的属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在于使其能持续不断‘活态传承’”[3]。如何对青城洞经古乐实施活态传承?归根结底,要对传承人加强保护,要建立起完善的传承人保护、延续、保障机制。首先,在已确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础上,加大对传承人的保障和资助。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活态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延续的血脉。目前,青城洞经古乐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两人,他们虽已得到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定额补助,但由于其活动开展和其生存状况的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活动经费上的支持,包括对其生活的必要补贴以及乐团基本运作的补贴,这更多需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专项投入。其次,开辟传承新途径,扩大青年受众群体,大力培养继承者。就青城洞经古乐的传习发展状况来看,前景令人担忧,青城洞经古乐面临着“人绝艺亡”的危机。因此,重视传承人的保护,加强后继者的培养,是确保青城洞经古乐得以良性传承的一项迫在眉急的关键任务。

    当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人的培养,有效的经验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从青年学生群体中吸纳和培养传承人。为此,可以充分利用中小学校这个有利平台,走进学生课堂,甚至与周边众多高校建立合作交流项目,在大学校园内开展以青城洞经古乐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专题论坛、现场表演、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等长期活动,扩大该项目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和认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爱好者的广泛参与。甚至可以在相关院系将青城洞经古乐列入其课程计划或选修范围,从中选拨培养一批年轻人组建青年洞经古乐团,鼓励他们主动加入到传承和保护的志愿工作队伍中来。再次,保障和维护传承人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传承人举办关于青城洞经古乐的知识讲座和专门的培训班,特别是鼓励支持招收有一定基础的青年学徒,通过传承人亲自教授的方式,延续青城洞经古乐师承不断。这不仅有利于青城洞经古乐在基层和民间的大众传播,更加有利于发掘和培养优秀的后继者在新时期将青城洞经古乐发扬光大。
   
4、建立以本地政府主导、民间力量广泛参与保护的管理运行机制,认真落实《非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项涉及面广泛、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作,需要人类不断努力,一代一代不间断的做下去。”[4]同时也需要发挥党委和政府、社会群体、个人和民间力量的合力作用。其中,关键是地方党委和政府应首先履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应有的领导职能。无疑,地方政府对本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针对前文所述存在的困境,对于青城洞经古乐的保护,地方政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着重从以下入手:首先,转变观念,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避免过度地追求其经济价值,尤其是短期经济效益。《非遗法》总则明确规定,保护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5]。这表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重视其文化传承,有助于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因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坚持实事求是,应当维护其真实性、整体性,应当注重其传承性。要避免对国家级非遗项目过度重视和过度投入,而对非国家级的如青城洞经古乐此类同样优秀却短期不能直接带来好效益、又濒临绝境的项目有诸多轻视,甚至忽略无睹。

    其次,应该在认真贯彻和落实《非遗法》基础上,按照省级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规划,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法规政策,做好本地总体规划,按照规划切实实施好对本地各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保存的本级财政经费的统筹安排和科学预算,从而保障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有计划、按步骤的执行和开展。

    再次,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所管辖的“三馆两中心”(指都江堰市的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工人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包括人才、设施、场地等有利资源,发挥它们的各自优势,共同加入到这项系统工程中来。同时,还应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从政策法规上支持和鼓励那些直接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基层人员再读深造、接受专业培训、外出访问交流,在职称评定、工作待遇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倾斜,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最后,在加大青城洞经古乐团的扶持同时,鼓励和吸纳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乃至民间个人力量加入到非遗保护的行列中来。青城洞经古乐团,作为本地唯一的青城洞经古乐民间组织,在保护和传承青城洞经古乐方面做出了许多的贡献。然而,这支民间乐团的经营和运转正面临着许多问题,本地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应给予必要的资助和扶持。另一方面,本地政府应广泛宣传这项濒临消亡的优秀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知晓、激发人们对青城洞经古乐的关注和兴趣。要在建立健全民间参与非遗保护的管理运行机制基础上,广泛地吸纳接收民间一切资源和各种社会力量,让他们加入到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中来,使这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音乐在新时代彰显新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侯光.浅说洞经古乐源流[J].文史杂志,2007,02.

[2]冯骥才.非遗虽热但消亡速度并未放缓[N].中国艺术报,2012-06-19.

[3]祁庆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于活态传承[EB/OL].

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81025/15153662.html.

[4]周作斌,赵丹.西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与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11.

[5]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N].中国文化报,2011-02-26.




上一篇: 都江堰市文化馆余华君老师散文组诗获奖 下一篇: 没有了
〖打印文档〗 〖关闭〗  


All Right Service Djywhg.com @ 都江堰市文化馆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都江堰市壹街区上善西路3号 联系电话:028-89736790 传真:028-89736791

备案号:蜀ICP备202302601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8102000013号 技术支持:思远网络